推動綠色發展“美麗中國 生態甘肅”的張掖樣板
“張掖擁有祁連山和黑河濕地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,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76%的面積在張掖境內,是國家西部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。近日又被命名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,國家園林城市創建進入綜合評價階段,全域生態文明建設水平邁上了新的臺階。”張掖市委書記楊維俊說。
近年來,張掖市始終把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作為基礎性、底線性任務,作為經濟社會發展各項活動的前置性條件,堅決扛牢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的政治責任,舉全市之力推進祁連山生態環境整治保護和修復。目前,祁連山保護區張掖段179項生態環境問題全部完成現場整治任務,探采礦項目全部關停退出,礦山環境全面治理恢復;水利水電項目全部整治規范,河道生態基流足額下泄;旅游設施項目完成分類整治,草原超載問題整治提前完成;“一地兩證”問題妥善解決,林草重疊面積實現權屬分明。采取一戶確定一名護林員、培訓一名實用技能人員、扶持一項持續增收項目、享受到一整套惠民政策的“四個一”措施,核心區149戶484名農牧民得到妥善搬遷安置,占緩沖區總人口35%的153戶455名農牧民搬遷安置工作也進入最后階段。
張掖市牢固樹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,積極配合做好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,大熊貓祁連山國家公園甘肅省管理局張掖分局掛牌成立。統籌實施祁連山生態保護與建設綜合治理、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等重大生態項目,累計完成投資41.24億元。高標準謀劃實施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修復和黑河生態帶、交通大林帶、城市綠化帶“一園三帶”造林綠化示范建設,兩年完成營造林58萬畝,帶動完成大規模國土綠化面積107萬畝。積極謀劃實施祁連山水源涵養、黑河流域綜合治理、黑河濕地保護與修復、高效節水灌溉示范區建設、中農發山丹馬場生態保護與修復等總投資624.61億元的12個黃河生態經濟帶重大生態項目,目前已納入甘肅省項目庫。
全面實行“河長制”“湖長制”。張掖境內212條河流及山洪溝道實現了河長全覆蓋,黑河干流、地表水環境質量和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質穩定達標。張掖市區4處黑臭水體得到有效治理,入選全國第二批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。扎實推進耕地保護和土壤污染防治,農業面源污染有效控制,化肥使用量增幅低于國家和省上控制指標,農藥使用量實現“零增長”目標,張掖市土壤環境質量達到清潔等級。深入開展垃圾革命、廁所革命、風貌革命和農村污水治理、農膜回收利用與尾菜處理、養殖廢棄物及秸稈轉化利用專項行動,“戶保潔、村收集、鄉轉運、市縣處理”的垃圾收處體系建立運行,衛生廁所普及率達65.1%,農村住宅小區生活污水處理率達65%,廢舊農膜回收利用率達82%,糞污、秸稈轉化利用率均達85%,創建國家級衛生縣城4個、“清潔村莊”287個、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68個。全面推行環境監管“小微權力”清單化管理,變事后懲處為事前提醒和事中監督,噪聲擾民、油煙污染等突出環境問題得到及時整改解決。在全省率先建成以衛星遙感技術運用為主體的“一庫八網三平臺”生態環保信息監控監測體系,全域生態環境監測預警、監察執法和協同管理水平不斷提升。
“張掖市建立健全以“生態產業化、產業生態化”為主體的生態經濟體系,2018年,全市綠色生態產業完成增加值106.6億元,占GDP比重達26%,高于全省平均占比7.8個百分點。堅持把良好生態作為最大優勢和品牌來打造,完善綠色發展規劃、優化綠色發展布局、健全綠色發展體系,大力推行綠色發展方式和綠色生活方式,創建國家級和省級生態鄉鎮74個、生態村24個,居全省第1位。”楊維俊表示,下一步,張掖市將始終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,全面加強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修復,持續推進生態環境系統治理,堅定不移走以生態優先、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,打造“美麗中國·生態甘肅”的張掖樣板。
?